光伏产业“过剩”争论背后的政策缺位
的确,如今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最近,我们常接到要求检测室内PM2.5的电话,很为难。他认为,目前迫切要做的工作有两项:一是标准的修订。
但随之而来便凸显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城市,PM2.5在短时间内要达标几乎是不可能的。现有标准中已经有了PM10指标,PM2.5是在PM10之内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延PM10的指标就可以达到PM2.5控制的目的。老百姓也得从自身做起,比如尽量减少开车,家庭里面炒菜不要那么热,可以温度低一点,包括室内的吸烟问题,比如美国法律规定宾馆里不允许吸烟,吸烟就会报警,等等。当前,我国室内环境空气质量PM2.5污染源的监控、监测、评估数据比较少,以前做了一些,但不系统、不完整。但是,具体的数据很不完整,还应该加强监测,加强数据分析。
关于这一点,政府和科研工作者已形成共识。裴晓菲表示,专家们希望尽快修订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尤其是增加PM2.5指标,对此他非常赞同。其实,国内外对环境污染的处罚不但在金额上差距明显,在处罚效果上通常也是不同的。
近日,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因一起重大污染案被判罚95亿美元,被称为史上最贵污染罚单。道理很简单,谁会和自己请来的客人、纳税大户过不去呢?这种幕后的利益瓜葛,使得罚款大大缩水,像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处罚3000万元,对于一个年利润近50亿元的上市企业来说,根本就是隔靴搔痒。一边是动辄上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罚款,一边是最高100万元的罚款额,同样是严重污染环境,所受处罚的轻重差别何其大,所带来的后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同样,《大气污染防治法》也有规定,罚款最高限额为50万元。
同时也使得国际上通行的政府出面、追讨民事赔偿的公益诉讼在国内很难操作。诚然,发达国家也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但在环境成本日益凸显珍贵的今天,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的当下,在环境污染处罚上仍然和国际脱轨,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原因是根据我国法律,环保部门对造成重大水污染事故的单位最高罚款上限为100万元。即便是在最终被法院裁决判罚3000万元后,公司股价与污染事件暴露前相比,也没有多大变化。有如此背景,在处罚上自然会网开一面,问起责来也只是应付了事。但这些终究是技术层面,尚容易形成突破。
即使是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增加了企业违法的处罚力度,如规定对造成重大和特大环境污染事件的,最高可处以不大于其违法损失30%的处罚。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处罚看上去更像是给污染肇事者送大礼一样?在收费上总是喊着与国际接轨的我们,为何在环境污染的处罚上,难和国际接轨?实际上,这些年随着环境污染事件的层出不穷,舆论关于法律对污染企业处罚力度偏软、标准过低的呼吁越来越多。更大的阻力来自于污染企业与地方政府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往往决定了我们在污染处理上的态度。几年前,吉林石化分公司发生爆炸,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被国务院认定为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之前有海口市水务局副局长的经济越发达水越黑的荒诞言论,而最近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发生后,顺藤摸瓜发现,污染企业竟是由当地环保局招商引资进来的。与之相比,紫金矿业污染案前不久一审被判罚款3000万元,也打破了中国环境污染处罚的纪录。
然而,就是这样一起特大污染事故,国家环保总局只能开出100万元的罚单。可反观紫金矿业在曝出污染事件、被福建省环保厅罚款956万元之后,股价竟然离奇般上升,上升幅度一度超过50%。
可是这个设定的最高罚款上限,使得处罚仍然显得过于温柔,难对违法企业形成威慑力。比如说,BP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股价下跌1/3,市值蒸发了820亿美元。有好的就应借鉴,眼下所要做的当从法律上消除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正常现象,对违法企业大胆地开出天价污染罚单近岸约1.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呈重度富营养化状态。2012年72条主要江河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约1705万吨,较上年有所增加。江河污染物入海量上升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基本稳定,部分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
辽河口、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等主要河口区环境状况受到明显影响。赤潮多发区仍集中于东海近岸海域。
我国砂质海岸和粉砂淤泥质海岸侵蚀严重。公报称,海水水质为劣四类的近岸海域面积约为6.8万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了2.4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于大中型河口、海湾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海域,主要超标物质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81%实施监测的近岸河口、海湾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劣四类近岸海域增一半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石青峰介绍,2012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所监测的435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依然较差,排污口邻近海域75%水质、30%沉积物质量不能满足海洋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渤海滨海平原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依然严重。另外,尽管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尚未对我国管辖海域造成影响,但日本福岛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仍受到福岛核泄漏事故显著影响。栖息地生境丧失、富营养化严重、生物群落结构异常是造成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
长江口、苏北浅滩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关键生态区域生物多样性水平呈下降趋势,变化情况值得关注。公报显示,广东、福建和长江口等海域相继发生多起突发海洋污染事件,部分污染物质泄漏入海导致局部海域环境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据统计,2012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和大连新港716油污染事件对邻近海域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害依然存在。
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96%以上站位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全海域共发现赤潮73次,累计面积7971平方公里。
但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17万平方公里,高于2007年至2011年15万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近岸以外海域水质总体良好并保持稳定。国家海洋局今天发布的《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严重,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于大中型河口、海湾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海域,江河污染物入海量上升,陆源排污对海洋环境影响显著。公报表明,我国江河污染物入海量上升,陆源排污对海洋环境影响显著。
环境突发事件风险加剧监测表明,2012年我国海洋赤潮灾害多发,海洋环境突发事件风险加剧所监测的435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依然较差,排污口邻近海域75%水质、30%沉积物质量不能满足海洋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
环境突发事件风险加剧监测表明,2012年我国海洋赤潮灾害多发,海洋环境突发事件风险加剧。全海域共发现赤潮73次,累计面积7971平方公里。
公报称,海水水质为劣四类的近岸海域面积约为6.8万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了2.4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于大中型河口、海湾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海域,主要超标物质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辽河口、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等主要河口区环境状况受到明显影响。
评论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